规则详解&探讨|为何绝杀自己的乌龙球被算有效?

作者:大赢家编辑部 日期:2022.07.29

上方关注表哥,每天变得更懂球~

近日,国内的篮球场发生了离谱的一幕:领先握有球权,却误将对手篮筐当作自家篮筐,上篮绝杀自己。

看到这里,长得帅的吧友就要问了:“表哥,你不是曾经写过,乌龙球不算得分?咋这个又给算了?不科学啊!”

是的,表哥曾经写过一期科普,解释了当时为什么火箭的小波特在最后时刻扔进自家篮筐的乌龙球没有给对手算分。

相关链接→小波特的乌龙球为什么没给猛龙算分?

再复习一下规则:

·意外掉入防守方篮筐的进球,应该算作得分,得分将记在距离篮筐最近的、行为引起了这个乌龙球的进攻方球员身上;

·如果一个防守方球员往自家篮筐投篮进球,应该记作违例(即得分无效)。进攻方将在罚球线向两侧延伸的位置上获得界外发球权。

以上是NBA规则,FIBA中的规定也大同小异:

·如果队员意外地将球投入本方球篮,有效,中篮计2分,登记为对方队的场上队长名下。

·如果队员故意地将球投入本方球篮,无效,这是违例,中篮不计得分。

所以这个球的判罚,或者说乌龙球的判断标准,说到底就在一个“是否故意”上。


很显然,符合逻辑的解释是,这位球员当时脑袋秀逗了,把全场当成了半场,所以才会往自家筐里上篮。如果是打假球,他有一万种演的方式,唯独不会直接往自家筐里扔——假得太真了,以后还怎么做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表哥倾向于认为这球是该算的,因为这的确就是一个意外。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这个球员早就看破了所谓的“逻辑”,就是冲着自家篮筐去的,以如此纯真的方式打假球,怎么办?

那我只能说,他在第五层。这个球到底是真是假,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清楚。

归根结底,这是一场心理游戏。

而竞技体育最大的魅力和最终极的比拼,就是心理上的博弈。詹姆斯对阿里纳斯的耳语,砍鲨战术,卢指导放空巴恩斯,这都是心理战术在NBA赛场上的成功运用。

但是话又说回来,裁判不是读心大师,在球场上只能以最符合逻辑的方式来推测球员的心理,确定吹罚的方向。所以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啊……

但是这个绝杀自己的乌龙球,从故意和不故意两个方面都似乎可以解释得通,你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