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杨瀚森,我们给的压力太大了!
杨瀚森以首轮秀的身份登陆NBA,给中国篮球带来太多振奋和热度。
像我这种不知名的自媒体博主,平时写公众号的,都能因为他打NBA,获得了更多的流量,虽不专业但也不少人喜欢听我扯淡、吹牛逼。
这个角度想,我一定是受益者,都能开个杨瀚森消息专栏了。
但是呢,我也毫不避讳地说,在过去几年我对中国体育的媒体环境是失望的。
或者说,中国体育很少有真正的媒体了。
我们这一代,小时候了解NBA的方式是单一的,CCTV5的直播、杂志、文字直播...
那时候的比赛,那时候的球员和球迷,都相对简单一些。
不否认,喷球员、调侃球员的行为是一直存在的,比如对于阿联的梗,现在都记得:
“ABCDE,ED(易帝)CBA!”
“嚼绿箭放轻松,首发只打十分钟”“喝伊利,有活力,十投一中太空易”
“单手补扣+8板阿联只是微微一笑,他已赢回主帅信任!”
...

但时间来到2025年,现在的媒体环境很不一样了。
我们生活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
在营销号的带动下,很多时候比赛变成了带着骂战的流量狂欢。
空气中充斥着浮躁和戾气,急功近利成了时代的标签。
球队一打不好,不同地域之间的球迷就会互喷,球队一打不好,网络专家就各种指出问题、各种问责,球员稍微打不好一场,也容易被喷到情绪爆炸...
开拓者记者是怎么说的?
“他的祖国球迷数量庞大,跟进消息的密度令人窒息。”
村里好不容易出了位大学生,村民们就期盼着他带领大家脱贫致富了,这种心态是普遍存在的。
那对于杨瀚森来说,舆论会将其表现与国家荣誉深度绑定。
被寄托希望的一方感到窒息,往往源于过高的期望与情感捆绑,导致心理负担过重。
那种因为期待而背上千斤重担的感觉,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是真的很累。
而这些,都是杨瀚森需要面对的,而且担子是更重的,因为他的关注度很高。

但瀚森没发挥如意,遭受的网暴会更厉害。
大伙会发现,很多人对杨瀚森的要求是全明星级别的,虽然嘴里说着新赛季能6+4就差不多了之类的话。
那假如杨和季前赛一样,再次六犯离场呢?
自媒体可能就开始分析上打发展联盟的事儿了,恨不得让他备战新赛季的CBA了...
这就是中国的体育环境生态。
在浮躁的网络世界中,总是会寻找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你很难要求球迷有思考能力,因此现在看球的风气,非常糟糕...
比赛没打完呢,你稍微发挥不好,可能就热搜第一了。
我们都不是杨瀚森,但我们可以站在他的角度想,确实背负的压力巨大。
尤其在中国男篮已经连续两届无缘奥运的大背景下。
想要立足NBA,他的技术差距通过训练比赛或许可以弥补,但民族期待与媒体的过分凝视,是需要中国篮球圈给他“松绑”的。
他之前为什么哭?和压力也有很大关系的。
就这么一位独苗,目光都聚集于此,啥事情都得被放到显微镜下。
如何面对舆论,一定是20岁的杨瀚森需要面临的课题。
毕竟他做不到像王治郅那样,不刷微博,不玩 ,甚至不用微信,大郅依然用手机短信和所有人联系。
我们也不能要求00后球员这样。
毕竟00后被称为“插电一代”,成长在互联网飞速发展时期,对网络及手机、电脑、相机等各种数码产品更加依赖。
但你会发现,在冲击NBA的过程中,青岛队是对他“保护”得挺好的,连新闻发布会都不怎么让他出席。
......
写那么多,中心思想是什么?
1、球迷和媒体,宽容一些,耐心一些。
你会发现,人家开拓者对杨瀚森是具备耐心的,反倒是我们自己太急了。
2、杨瀚森,不管嚼不嚼绿箭,都希望他放轻松。
打好了,当成惊喜。
打差了,也很正常。
看到恶评的时候,得这么想:
在我们这,姚明都没少被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