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哈:英超本身就有巨大吸引力,与球迷的互动和其他地方不同
前曼联前锋路易斯-萨哈接受了《The Athletic FC》播客专访,揭示了真正适应英超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萨哈分享了自己对英格兰足球压力以及成功所需心态的独特见解。
路易斯,非常高兴你做客《The Athletic FC》播客。首先,现在你人在世界的哪里?我知道你退役后创立了一家公司,叫Axis。退役后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挺好的。我住在法国南部的KH。之前在英格兰待了好几年,我需要阳光了,这样我就能享受生活。所以是的,我是个很幸运的人。
生活得不错啊。路易斯,今夏我们见到很多来自欧洲的顶级前锋登陆英超。想想谢什科,想想哲凯赖什之类的。我们想了解球员要完成这种转变到底有多难。先从你职业生涯早期说起吧。我知道你从梅斯起步,1999年被外租到纽卡斯尔。我回看了当时的更衣室,邓肯-弗格森、阿兰-希勒、皮尔斯,还有主教练古利特。你当时的适应过程怎样?
坦白说,我那时非常“单纯”。单纯其实有帮助,因为你不会自问成千上万个问题,也不会试图把脑子里冒出来的所有问题都一一回答。我只想踢球,只想把自己认为的天赋真正发挥出来。然后,一切都变得很自然。训练的风格、比赛、英超,还有乔迪人(纽卡球迷/当地人),都在很多方面让一切变得容易。
是的,有时我听不懂英语,但没关系;有时候一切都只是关于足球。我能看见这里的一切都关乎投入、侵略性,还有取悦球迷的渴望,这一切对我来说都很合理。所以我可以说自己适应得相当好,我真的很喜欢这种家庭感,这是我在法甲联赛没有看到的。我马上就享受起来了。这也是为什么,当你提起那些大牌名字时,他们真的帮了我很多。比如阿兰-希勒,他会在更衣室开玩笑,让我放松,同时也给我建议,认真看我能为球队带来什么。我当时真的惊讶,因为我之前所在的地方并不是这样的。所以可以说,一切都很完美,让我这个法国小伙子顺利融入英国文化。
那回到1999年的英超与英格兰文化,对你来说在场上的感觉是什么?适应快吗?更重视对抗?对你有什么改变?
是的,我收到了一份欢迎礼包。一上来就有几场比赛让我明白,我必须更有侵略性、更具身体对抗;我得意识到后卫们真的渴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我记得有一场比赛,斯皮德他们会不断向前压,因为他们看到了后卫的侵略性。我需要明白这些人是冲着我来的,也多少是为了他们自己来“硬刚”。所以就是这种理解,英超确实更激烈,尤其在1999年,裁判给的保护更少,一切都是“满火力”上阵。
我很享受这种感觉,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踢的足球。所以你在训练里看到的一切,到了场上还是一样。正如我说的,那是侵略性,但同时也有表达,大家真的热爱自己的工作,真的热爱足球,这种激情贯穿一整周。我爱上了这一切。我认为阿兰-希勒就代表着这种东西。他是俱乐部的传奇;即便主帅是另一位传奇古利特,你依然能看到巨大的个人魅力。你必须真正理解球迷的诉求。我对那种你一踏上球场就能看到的连接深感震撼。我真的爱上了它。文化层面来说,这完全不同。你能看到尊重,能看到作为球员我们拥有的保护。规模很大。但对,我也必须适应。别误会,语言障碍很大、非常大;不是法语对英语的问题,而是法语对“乔迪口音”的问题,难多了,这很难。还有饮食,也很难。
我正想问这个。法国有“高级料理”,而你去了英格兰东北部——那可是“油炸披萨”和“油炸巧克力棒”的地方啊。你对此有什么感受?
1999年嘛,我跟你说,厨房里所有东西都不放盐,我是真不理解。我确实有些吃不惯。但我来这儿是为了足球。我的家人、朋友能陪我来,这对我帮助很大。但我当时并不把精力放在饮食上,那只是细节。当然,如果你带着家人来,这些有时会很重要。但我是和朋友一起来的,所以我们会去餐厅,我们有机会直接融入当地文化,所以还不错。
路易斯,我能问问吗?你在纽卡踢过,在伦敦为富勒姆踢过,也在曼联踢过,还去过热刺与埃弗顿。在英格兰北部踢球与在首都踢球,有什么区别?
说实话,是有点不同的。北部当时更像“真正的北部”。现在会更国际化一些。你得去适应。是的,确实不同。我能感受到北部的天气,尤其在桑德兰,确实不同。但正如我说的,那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我很喜欢这些元素。就像法国——法国南部阳光充足;你去了巴黎,会看到更多文化、更多地标。但我告诉你,你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我来这儿是为了学习、成长。我很快就学会了英语,我英语当时很差,但我享受这个过程,即便出错也无所谓。我觉得那就是我成长的一部分,我很喜欢。说实话,英格兰文化更符合我的感觉。在行为方式、社交层面以及他们对待成功者的方式上,和法国很不一样。
那你觉得,当球员考虑来英格兰,他们会优先考虑伦敦的俱乐部,还是说先进英超,其他再说?
不不不。英超本身就有巨大的吸引力。无论你去哪里,哪怕是英冠,你也知道那是不同的强度、不同的足球比赛。你与球迷的互动在这里和世界任何地方都不同。一方面有尊重,同时球迷也很苛刻。所以这里要好得多。就我而言,我当时已经深深着迷了。我看着约克和当年的安迪-科尔,那时的曼联是巅峰,那就是我的目标。但我会想我要如何去挑战那些人?英格兰任何一家俱乐部都能通过足总杯对阵上豪强。我非常关注那些盛大的赛事。
我在纽卡的板凳上看过足总杯决赛,我心想等一下,这是什么级别的舞台?电视上看的感觉和亲身经历完全不同。你真的能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牵着奶奶的手走进球场,我在想——哇,这就是文化,真正的文化。而且我发誓,这里的足球更安全、更纯粹。所以我真的认为,这里更真实。
说说你在富勒姆的时光吧。俱乐部当时还在甲级联赛(英冠前身),花了210万英镑把你买下。对当时的俱乐部来说,这对你这个年轻人是笔大投资。你会感到转会费的压力吗?
一点也不会。正如我说的,我那时很单纯,我不是为了钱而踢球,甚至没有意识到那些东西。我会想,好吧,我的薪水会更好,这是肯定的,但我来是为了踢球、竞争、享受比赛。我要把家族的姓氏代表好、捍卫好。说实话,这些东西很纯粹。
现在我能理解你未必能再经常看到了;经纪人的权力也大了很多。但当时我真的只是很开心能来英格兰、来英超。我对身价意味着什么、代表什么并没有概念,我也不在乎,不会和别人比较。我只想踢球。正如我说的,我很单纯。我思路很简单,我想要什么,我就为之付出一切。其他发生的,不是我的问题。
在富勒姆的第一个赛季,你48场打进32球。然后你终于来到英超。无论是当时叫甲级联赛的英冠,还是现在的英冠,它对你迈向更高一级,也就是英超来说,是不是一个很好的练兵场?
我认为是的,那是最好的地基。但这个地基更应该归功于Jean Tigana(当时富勒姆教练),给他应得的尊重。因为他带着自己的理念,要我们按某种方式去踢。我们就靠这些原则把英冠“打穿”了。
到了英超,既然我们以这种风格踢球,我们就不再是小鱼小虾。我们知道怎么踢球,知道怎么控球。所以我们成功留住了英超席位,并把俱乐部一步步建立成如今的模样。到现在富勒姆已经在英超待了好些年。对我个人来说,那非常重要。那时我把位置从边锋改成了中锋;或者说,英冠那一年打进那么多球,给我打下了巨大根基。但这都是教练做成的。他信任我,觉得我有这个能力。我真的享受他为我安排的一切。我的身体状态非常好,感觉自己几乎无敌。这样的底子你在很多俱乐部都能有,但到了英格兰首都伦敦就更棒了,你身边还有法国人,饮食也更容易找到“法式”的感觉。
你已经好几次提到吃的了,我懂你。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赛的一面是你的饮食和场下管理、你的恢复。我加盟富勒姆时,英格兰的文化仍是比赛后去酒吧之类的,喝酒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我觉得,如果现在还那样,你不可能踢很久,除非你想要一个非常短的职业生涯。